2024-12-29 02:33:28 | 65升学网
虽然说物理科目难一些,但是在录取时,大家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了,都是要考物理,选物理的考生和选历史的考生分别划线。而不如原来的几个地方,物理考生和其它科目考生混在一起,物理难考高分,大家就不愿意报物理了。
物理是自然科学的基础,许多知名大学要求考生有物理成绩。特别是像清华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等理工类名校,几乎所有的专业都要求学生的高考里有物理科目。
新高考改革更加人性化,让学生多了自主选择权。 所以,我们在此做了今年物理学科选报将会超过60%的预言,应该不会落空。
到今年普通类特殊类型招生分数线532分,共110794人,选考史地政的考生比例逐渐提升,其中选考政治的考生达到31049人,占比28%;选考历史的考生达到32994人,占比29.8%;选考地理的考生达到50008人,占比45.1%。相应地,选考物化生的考生比例逐渐下降。其中,选考物理的考生人数为69698,占比62.9%;化学75907人,占比68.5%;生物72726人,占比65.6%。
以往,青岛市会组织三次模拟考试,简称一模二模三模,一模是三月进行,二模五月进行,三模只发试题不组织统一考,由各校自己安排。青岛市教科院物理教研员刘林介绍,此次模拟高考的意义更多地在于试验流程,体验志愿填报、录取方式,至于考生的分数和位次,不必太过纠结。 “现在还是上学期,一轮复习都没结束,按照教学流程,下学期的二三月份才会完成一轮复习,考生目前没有把学到的知识都梳理好,后期成绩提升的空间还很大。”她表示,考生一定不要被模拟考试打乱复习节奏,教科院此次不会做数据分析。
青岛实验高中则是实行两种走班方案,一种是“完全走班”,一种是“定二走一”。该校学生选科工作负责人陆燕告诉记者,两种方案是针对不同学力的学生来设计的,对于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,实行“完全走班”,即他们所选的3个科目都进行走班学习;对于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,实行“定二走一”方案,以便老师根据他们的情况给予更多指导和帮助。在“6选3”科目以外,所有学生的数学科目都实行分层走班,教师根据学生的学力层级因材施教。
65升学网(https://www.65soft.com)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新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的相关内容。
新高考改革的内容有以下几点,分别是:取消文理分科,采取“3+3”或“3+1+2”的考试模式,即:语数外必考,物化生、政史地6选3考试;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考科目,合格性考试在高二、高三期末各组织一次(含补考),为高中毕业的依据;选考科目考试时间为高考结束之后,选三科考试计入高考总成绩。
1、考试科目变化
改革前:高考采取文理分科,科目有四科:语文、数学、外语、理综(或是文综);
改革后:取消文理分科;采取“3+3”的考试模式,即:语数外必考,物化生、政史地6选3考试。
影响:
文理分科,禁锢学习思维,不利于学生综合发展。
文理分科后,对理科生而言,只顾一天到晚的理化生,题海战术,进行逻辑思维训练,然而表象之下却忽略了日常情操和对于文史知识的了解,以至于到了大学之后缺乏文化底蕴。
而对于文科生而言,平常注重史政文化知识的积累,缺少思维能力的训练,一到考试就使劲背,完全是培养了“应试性人才”,显然,这也是有重大缺陷的。
文理不分科有利于学生在中学阶段掌握综合的文化素质,在大学能够继续发挥综合优势,也为学生在大学阶段提供了多种选择渠道,更为以后的就业人生提供了更多的方向。
但同时也会造成为了高考分数,导致个别科目无人愿意选择的局面,比如综合评估较难的学科――物理!
2、学业水平考试
改革前:九科集中在毕业当年一月份一次性考试,考试作为高招毕业和少数高考专业录取的参考;
改革后: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考科目,合格性考试在高二、高三期末各组织一次(含补考),为高中毕业的依据;选考科目考试时间为高考结束之后,选三科考试计入高考总成绩。
影响:
首先,高校会逐渐重视对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重视,有助于高三学生重视水平考试而不是单纯当做高中毕业考试;
其次,改革后,物化生,政史地六科考试排在高考之后,也有助于减轻高三考生的压力,尤其偏科生。 65升学网
最后,三科选三门考试,有利于学生培养自己的学科兴趣而不是机械简单的应试。
3、外语考试
改革前:只有一次统考,成绩计入总成绩;
改革后:增加听力考试;高中阶段会组织考试两次外语,取成绩最高分计入高考总成绩;
影响:外语考试进行两次,取成绩最高者计入总分,这是高考科目改革的一个大手笔,两次考试既可以给学生更多时间准备和复习。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压力。
但也会形成不良竞争,即无论第一次考试好坏,都会参加第二次考试,因为无论如何都会选择最好的一次作为成绩。
4、综合素质评价
改革前:记录学生高三学习成绩基本情况,除了自主招生学校审核参考外,无其他用处;
改革后:根据学生三年在校表现记录成案,内容包括:思想品德、学业成绩、身心健康、艺术素养、社会实践等内容,不仅是自主招生要参考《素质评价表》,高考录取也会参考。
影响: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好处多多,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,推进素质教育;改变教师评价观念,推动教学改革;变革考试评价制度,促进人才培养方式转变;优化学校整体工作,彰显学校办学特色。
1、优势:高中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,根据自己喜欢的高校和专业的要求,选择自己喜欢的三门选考科目。
2、挑战:以浙江省为例,3门选考科目,可以从政治、历史、地理、物理、化学、生物、技术7门科目中任意选择组合。这样的组合排列达到了35种,这么多的选择给学生选课和高中安排课程造成了巨大的挑战。导致某些高中只限定了几种选择,开设几种课程,学生只能在这几种选择中选课,否则无法开课。
35种选择形式,造成学生选课并非从兴趣和爱好的角度出发而选择,他们会从科目的难易程度出发。浙江省2017年公布的高考选科科目发现,物理是满足高校专业选科要求覆盖率最高的科目,达到了91%的覆盖率。但是学生在选择的时候,都避开了物理。从杭州市2016年10月公布的选考数据发现,选考最多的是化学,然后依次是地理、历史、政治、物理、生物、技术,物理列倒数第三位。
从志愿填报的角度来说,一个学生要填报80个专业志愿,由于批次合并后增加了区分高校层次的难度,对于家长和考生来说,如果对高校没有深刻的研究和调查,志愿填报的时候就有可能会出现“一本分数,填报三本专业”的现象,这给考生和家长带来了不小的挑战。
以上就是65升学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,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,请关注65升学网。更多相关文章关注65升学网:www.65soft.com2024-12-29 04:52:09
2024-12-27 11:51:22
2025-01-17 11:00:49
2025-01-04 07:19:28
2025-01-03 13:23:30
2025-01-01 20:23:55